总结:求同存异。先写日志总结是自认为通过这次经历学到了点东西吧。
今天下午的上海奥足赛志愿者选拔是最后一轮,我早于通知半小时,也就是1点的时候就到了逸夫楼的面试地点,填好表格后便开始等。等啊等啊等,直到3点快半的时候才进入面试的房间。这段等待的时间和旁边的本科学弟、妹们唠嗑,他们有的说博士我“好大啊”,有的“赶紧崇拜下”,搞得我很为和年轻一代争机会感到内疚呵。不过,管他呢,奥运会的机会可不是想有就有,赶紧抓住代表我们“老三届”参与的机会,通过博士的眼睛去发现奥运会的细节也不失为一大创新哈。
会场上只有两个面试老师,我们一组人一字坐开,我是二号。首先是中文自我介绍,一轮介绍下来,发现这些人可不简单,个个都是学生干部,要么会长,要么主任的,个个都有丰富的志愿者经历,从这点上来说我绝对是倒数的。可另一点天生优势确为我所独有,那就是名字—“边前卫”,相信除非有人叫“门将”、“裁判”疑惑是我哥的名字“边前锋”还能和我一拼与足球的渊源,我的个人介绍开场白同样以此使面试气氛热闹不少。
当然只以名字取胜怕有“空拥其表”之嫌,后来的提问时间才让我找到了真正当学长的味道。
提问的第一小题我其实就差一个答案不确定,问题是“志愿者的服务精神是什么”,我晓得“奉献、友爱、互助”,再来一个是“团结”呢还是其他,由于吃不准我也没急着发言。就在我想说两句时,老师打住了这个题目,说明正确答案后对有着丰富志愿者经验的我们有点失望,我也暗中后悔咋没说点,起码对仨。
第二个问题是个英语问题,说实话,我没听清楚问的什么,可能是因为我坐在边上或有点紧张。幸亏回答是从另一边往我这边的顺序,可以从他们的答案中听出问题,从他们的回答次序上看出是按照位置间隔顺序回答。问题应该是“如果发现自己的实际工作环境和预想中的有落差要怎么做”,大家见仁见智说了很多,有一个坐在中间的女生英语格外出色,到我这儿恰好此轮轮空,正第二轮回答这个问题时另一个老师打住了这个题目,进入第三个问题,我也就没答这个英语题。
第三个问题看来是我今天的亮点。面试老师在提问这个“你为什么要做这次奥足赛志愿者”前嘱咐说:“大家刚才讲的时候都说了很多要表现当代大学生风貌、让外国人认识真正的中国等等做志愿者的目的,我想听一下大家心里真正怎么想的,什么是你要申请做这次志愿者的源动力”。在我听来就是说说心里话喽,尽管大家可能有民族责任感驱动,可其他方面在哪里。由于来面试前看一些关于我们这种群体面试的文章上说要积极发言、表现自己,生怕自己没机会说了,我也就赶紧举手,大概是第4个说的。我将答案分成了两点:我想把我做志愿者期间拍的照片、生出的感想和我认识的朋友特别是外国朋友分享,让他们分享我的快乐时刻;我向很多初次见面的朋友介绍我名字的时候都会把它和足球联系在一起,很多朋友听说我要做奥运志愿者时都很支持,特别是上海这边还是足球赛,意义上的吻合机缘一定要把握。当我陈述完这两点时得到了面试老师一句“说的很好”,内心窃喜,不过这也就是我除了那些责任感外申请这次志愿者的最大驱动力,5年如一日地更新我的网站日记不就是我“分享生活”的例证么。
三个问题下来,我心里大概也有了底,成与不成造化使然吧。不过言归篇头的总结,“求同存异”一点就是在一些场合,大家都有的你一定要有,有可能你有的不多,不过有这些才是你基本竞争力的保证,这为“求同”。“存异”为一定要有特色,当别人都和你一样有很好的经验甚至比你在某方面的经验还要强时就要发觉自己的特点,或者说尽量找和他们不同的话说,当然这些话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比如今天有人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说“老师您‘所谓的’八个字志愿者精神”,在我看来,“所谓的”一词带有贬义,有不屑一顾对方建议之感,还是慎用为妙;我的“异”除了名字这一先天因素外,“平凡地共享快乐”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08奥运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异”吧,人都不喜欢被迫式地接受宣传,普遍偏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探究事件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试想,如果一个法国人狂热地在你面前鼓吹科西嘉岛是法国的、法国的领土完整不容质疑等你也会倦怠的吧,通过可靠方式获取信息,从这些信息里提炼出来的才是真相,有点扯远了,好,这就是“异”。
最终选拔结果不知道啥时能出来,不过也快吧。